魯肉飯
週末的時候連著兩天吃魯肉飯,連著吃也不感到膩的原因除了鹹香下飯之外,因為這次全部用"三角肉"來燉煮,肥瘦恰到好處,瘦肉的部分軟嫩、油脂剛剛好潤口,讓人忍不住要再來一碗。
因為上禮拜在濱江看到很新鮮很漂亮的紅蔥頭,為了把它們帶回家所以做魯肉飯... 以往大多時候都是買雜糧行老闆自己炒的油蔥酥,油蔥酥越新鮮香氣越足。
炸油蔥酥有點麻煩,所以這次用炒的一鍋到底,炒出香氣撲鼻的油蔥酥來為魯肉飯香氣打底,很適合我們一般家庭的料理方式。
兒子在餐桌上一邊吃一邊點頭表示它對這碗魯肉飯的愛意。
手切三角肉丁 600g
三角油豆腐 300g
洋蔥一顆
紅蔥頭適量
糖 1.5T
熟成醬油 4T
白醬油 3T
米酒6T 或紹興酒2T
熱水 400~450ml
白胡椒粉 1/3t
五香粉 少許 (或不加)
料理開始前,三角肉丁先過滾水燙個兩分鐘,瀝乾水分備用。
從冷油低油溫開始先炒紅蔥頭(輪切),紅蔥頭炒到微微變色再加入洋蔥丁一起翻炒,直到它變成油蔥酥。
照片裡顏色比較深的是油蔥酥,這時候已經香氣撲鼻...只要再加上合宜的調味,應該就會是很香很好吃的澆飯良伴,一邊炒料心裡一邊這樣想。
加洋蔥目的是借用甜味,這樣"糖"可以少加一些。
洋蔥不用炒到非常焦糖化,如果是像煮洋蔥湯那樣完全焦化的程度會出現淡淡的酸味,那個我覺得不適合表現在魚肉飯這道料理。
紅蔥頭炒成油蔥酥、洋蔥也炒軟之後,燙過的肉丁入鍋拌炒,把殘留的水分收乾,接著依序下調味料:糖、熟成醬油、白醬油、米酒或紹興酒...
加糖的時候,先把糖炒到融化再繼續淋下醬油,一方面幫助肉丁更好上色、一方面也讓鍋子的溫度上升到鑊氣很足的狀態,待會醬油進來的時候可以快速把醬香氣勢激發出來。
主要調味料加完、翻炒均勻,鍋內有基礎醬色的時候加入熱水,接著灑一些白胡椒粉和少許五香粉(五香料也可以不加)。
同時準備家人很喜歡的三角油豆腐來增加魯肉飯的豐富度,鍋內維持小沸騰的狀態加蓋燉煮一小時左右。
時間到先不開蓋,讓它再燜20分鐘。
燉好的魯肉之後要再翻熱時,吃多少熱多少,避免同一鍋重覆多次復熱。
配色的糯米椒很受歡迎,做法簡單: 糯米椒洗淨去蒂,擦乾水分兩面煎到上色,灑一點鹽調味隨即起鍋。
商品編號:
加入最愛
此商品 「 最高 」可以折抵紅利
0
點
(約等於 NT$0 )